關于加強行業信用評價試點管理工作的通知
整規辦發[2007]3號
各有關商會、協會
根據《關于開展首批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工作的通知》(整規辦發[2006]22號)要求,截至2006年9月,共有52家商會協會提出試點申請。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整規辦”)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務院國資委”)組織專家對提出申請的商會協會試點方案進行了評審和論證?,F將經專家論證通過的首批試點單位名單予以公布。
首批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商會(協會)名單
……
中國商業聯合會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
?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
?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 ……
行業信用評價是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樹立商會協會自身形象,推動行業自律,保障行業健康發展,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重要作用。試點商會協會要全面貫徹《商會協會行業信用建設工作指導意見》(整規辦發[2005]29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開展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工作實施辦法》(整規辦發[2006]12號)精神,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修改完善試點方案,精心組織試點?,F就加強企業信用評價管理工作要求如下:
一、堅持行業信用評價工作的正確方向
商會協會開展信用評價試點工作,必須以服務會員企業、促進行業自律、提高行業信用水平和企業信用風險防范能力為目的。信用評價要堅持會員企業自愿參加,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原則,不得以任何理由強制企業參與,不得增加企業負擔。以上原則要在試點方案中明示,并向會員企業和全社會公示。
商會協會要向行業及其上下游行業(產業)、有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提供會員企業的信用信息,推廣應用信用評價的結果,增強會員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服務政府的市場監管和宏觀管理,促進行業市場秩序的規范和行業自身的發展。
二、保證評價指標的科學性和信息來源的準確性
(一)指標體系應盡可能完整。信用評價的指標體系應包括反映企業綜合素質、財務能力、管理水平、競爭力狀況以及社會信用記錄等方面的內容。指標的權重分布應充分體現行業特點,并突出信用評價因素,保證信用評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商會協會在評價前進行的資質評定等評價活動的結果,可以納入指標體系,適當反映。
(二)增強指標體系的可操作性和客觀性。具體指標要用準確數量表示,盡可能利用企業現有的統計資料。每個指標的變動區間都應對應準確的評分標準,盡量減少自由裁量權;必須依據自由裁量評定分數的,要通過集體會商確定。
(三)保證申報信息真實、可靠。對企業申報信息,要通過實地調查、初評結果公示、接受舉報投訴等方式進行核查。除自行申報的信息外,還應當與交易關聯方信息、消費者反映、部門監管信息等進行比對。
三、加強信用信息的管理
(一)處理好信息公開和保密的關系。公開企業信用評價信息,必須按試點方案規定的范圍和時限進行,不得超范圍、超授權公開。公開涉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息,必須取得權利人授權。
(二)嚴格執行有關信用信息的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會員企業信用信息檔案。有關信用信息的采集、分類、使用、發布、聯網與交換等制度,對企業失信行為的舉報制度,對虛假信息的甄別制度和被懲戒者申訴及復核制度等信用信息的管理制度都要嚴格執行,要把信用信息的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依法保障會員的合法權益。企業信用信息,特別是負面信息以及評價結果,要在評價周期的3年內持續公開,信用信息和評價結果至少保存5年。
(三)實行評價結果及相關信息備案制度。評價結束10個工作日內,將評價結果報全國整規辦和國務院國資委備案。各商會協會的網站要與中國反商業欺詐網(www.antifraud.gov.cn) 建立鏈接,要將自身網站和中國反商業欺詐網作為行業信用評價工作信息發布、資料收集、投訴舉報、結果公示和宣傳推廣的平臺,充分發揮網站在行業信用評價工作中的作用。(信息報送方式見附件)
四、周密部署、精心組織
(一)保證評價活動的公開、公平、公正。試點方案應該在行業內廣泛征求意見,經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討論通過后實行。評價活動應鼓勵所有會員企業自愿參與。商會協會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要有專門的組織機構,要設立并公布投訴渠道,認真處理舉報投訴。評價的初評結果和最終結果必須公示,接受會員和社會公眾的咨詢評議和監督。
需要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幫助評價的,必須用招標或會員普遍認可的方式予以確定。
(二)防止重復交叉評價。一個企業只能參加一個協會的評價。商會協會不能以任何方式干預企業選擇協會的權利。
履行代管職責的協會,應當側重在行業內部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積極鼓勵和支持專業性強、行業特點突出的協會開展評價工作。
(三)控制信用評價收費標準,嚴格財務管理。為減輕企業負擔,信用評價收費標準要嚴格控制,支出范圍限于專家評審費、公示費、管理費和證牌工本費,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評價贊助費。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現場核查和公示以外的宣傳支出應由商會協會自有資金支付,不足時可在企業自愿的前提下另行收取。要統一收費標準,收費金額不能與企業經營規?;蚱渌笜讼嗦撓?。要嚴格評價收費的財務管理,制定并公開費用管理辦法;評價結果公布后,要向會員代表大會或理事會公布收支賬目。
五、規范行業信用評價
為擴大行業信用評價的社會影響,行業信用評價實行“三統一”:
(一)統一信用等級標準。企業信用等級統一劃分為AAA、AA、A、B、C三等五級。各商會協會 可根據行業特點和評定工作的需要,將B、C兩等擴展為BBB、BB、B、CCC、CC、C六級,還可對每個信用級別用“+”、“-”進行微調,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級。其中AAA級表示企業信用等級很好;AA級表示企業信用等級好;A級表示企業信用等級較好;B級表示企業信用等級一般;C級表示企業信用等級較差。
(二)統一行業信用評價的名稱、證書和標牌。評價工作統一定名為“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對企業的評價結果統一稱為“企業信用評價級信用企業”,評價單位為各商會協會。信用等級的證書和標牌由全國整規辦和國資委統一設計樣式,統一編號(將另行發文通知),由各商會協會自行制作。
(三)統一有效期限。評價結果有效期限統一定為三年。企業申請上一級信用等級的,不受有效期限制。商會協會可在有效期內對企業每年進行一次復查。復查應采用簡單有效方法,不給企業增加負擔。復查合格者繼續享有原信用等級,不合格者要相應下調,并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有效期滿后企業須重新申請參加信用評價。
六、全面推進行業信用建設工作
在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工作的同時,要認真貫徹《指導意見》,全面推進行業信用建設工作,不能以偏概全、抓一漏萬。要在行業內大力宣傳誠信興商,制定有關信用的行規行約;推進行業信用制度建設,建立本行業上下游交易伙伴信用信息數據庫,為會員提供防范信用風險的服務;幫助企業建立信用自律和信用風險防范制度,開展信用知識培訓,提高企業信用水平。
全國整規辦和國資委對商會協會行業信用評價工作進行跟蹤調研和監督,并通過中國反商業欺詐網和投訴電話接受商會協會會員和社會公眾的舉報投訴。各商會協會要將上述投訴方式在試點方案中予以公布。
對于試點方案不按照專家論證會意見修改完善,工作過程違反有關文件及本通知精神,會員企業投訴多、意見大的商會協會,全國整規辦和國資委將給予指導糾正,情節嚴重的取消試點資格,并在中國反商業欺詐網予以公示。
商會協會在信用評價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請及時向全國整規辦和國務院國資委反映。
聯系人:張潔 宋光蘭
聯系電話:010-85226840010-63192640
傳真:010-85226836 010-63192649
E-mail:zhangjie_zg@mofcom.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