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立法完善網購監管方式
圖:記者會現場 田珍祥/攝
3月9日11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就商事制度改革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對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寬進嚴管”、“三證合一”等問題進行了回答,并對網絡購物、新《消法》落實情況作了介紹。
張茅表示,實行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市場主體數量包括企業的數量呈現了大幅度的增長,帶動了就業、促進了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效果。通過把企業的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年檢改為年報公示,巡查改為抽查等措施,降低了門檻,放松了企業進入市場的管制。在嚴管方面,借助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加強信用監管,強調企業自律,建立企業守信機制,對進入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政府各部門采取多項限制措施,如在貸款、招投標等領域作出限制。
針對消費者普遍關注的網絡購物問題,張茅表示,網絡交易作為一種新的業態發展迅速,但網購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夸大宣傳、假冒產品比較多、商品退貨比較難等。面對這種新的業態、新的商業方式,如何更好地在規范中促進其發展,是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面臨的一個新問題。工商總局在這方面,一是加快法治建設。工商總局出臺了《網絡交易管理辦法》,但還不夠完善,現在正在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立法。二是完善監管方式。工商總局作為網絡購物的主要監管部門,積極與電商、互聯網企業溝通,既聽取意見也進行指導,要求他們進行自律,同時也要求互聯網交易平臺要擔負起重要的責任。網絡交易不是法外之地,要按照法律來辦,要講誠信,要維護消費者的利益。第三方交易平臺要對網店切實負起責任,加強自律和內部監管。
在新《消法》貫徹實施方面,張茅表示,2014年全系統依托12315網絡,共處理消費者訴求757萬件,同比增長了8.2%。消費者協會根據新《消法》賦予的職責,積極嘗試提起公益訴訟。總體上,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正在逐步形成。工商總局在貫徹實施新《消法》過程中,一是廣泛宣傳、積極貫徹新《消法》,制定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辦法》等相關規章。二是強化了對與群眾生活密切而且反映較大的家裝建材、兒童服裝、家用電器等商品的重點抽查和監管,同時探索企業自律、消費者參與、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共治體系。三是進一步完善12315體系,特別針對新《消法》規定的“7天無理由退貨”,進一步宣傳、督促企業實施,探索由經營者先行賠付制度。四是積極開展消費教育引導,倡導綠色消費、科學消費,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希望消費者要勇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新聞媒體也要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共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新華網